今日逛完億載金城後就來到三鯤鯓的漁光島。一開始就先往右側去探險,會看到一棟建築物(未到前方去探索,只看到有一個問路站的廣告招牌,可問路,後返回騎岔路(騎機車的方向右方),就來到看海的地方了。風沙很大,現場看到蠻多人衝浪的,稍待了一會,就直直往我的目的地→遊海宮。
為什麼選擇這間廟?單純是因為覺得廟的名稱很酷。
一到目的地就先勘查外觀,右方有五營。發現廟上方的外觀沒有常見的福祿壽三神,而是用一個火代替而已。其他廟宇大部分是用在雙龍搶珠,珠上會有火,也有許多其他的形式,在此略過不提。
其他的裝飾也很簡略只有左右各一人物(我學識淺薄,不知是何人物。也尚未加以調查。)
此人物不知何許人也,尚未查證 |
先逛廟的左側(以廟的角度來看)是三媽祖,來到正殿,主神是遊海元帥(左方有一小尊的中壇元帥,再來是青王公,右方是二元帥,正殿中除了中壇元帥外,其餘神祇都不是我所熟悉的神。這時候侯主委(高雄人)見我好奇觀察就主動上前詢問,但我其實只想靜靜地觀察並沒有打算做田野調查的,也可能是緣分吧…..就開始聽到廟的由來了,解說過程中文、台語夾雜,一起陪同的還有陳先生夫婦(高雄人)
說信徒、志工大部分是台南人、高雄人,部分嘉義人,島上信眾大概1-2人而已,因為島不大卻有9間廟,大部分廟的歷史是祖父輩到現在,但遊海宮的歷史並沒有那麼悠久,遊海元帥跟青王公原本是在附近的菩提樹下修道的神靈,但在政府的政策下,要建港,那麼原本修練的菩提樹下會不復存在,曾發生施工地要補砂石都未果,要動用機器時就出問題,請乩童詢問才知道原來是菩提樹下修煉的遊海元帥與青王公在暗示。後來的解決方法就是另擇地蓋廟(現址),建廟後仍有許多的問題要解決,比如用電的問題。原本原土地的申請用電是農用用電且原地主也往生了,好巧不巧,剛好在信眾中有在台電上班的人員可以幫忙處理。
冥冥之中,遊海元帥會將欠缺的物資人力慢慢的補齊讓各項事務順遂進行。
龍柱上的龍紋 |
正殿上天花板花樣1 |
正殿上天花板花樣2 |
台南地區似乎都把供品弄成尖尖的,拜薑也很特殊 |
大抵今天的田野日誌是這樣,會開始記錄這一則田野日誌,完全是一個意外,無當場筆記與錄音,可能有許多的錯誤與缺漏,如還有機會再訪的話,再進行調查。
我並未拍攝廟的全身與遊海元帥、青王公的神像照....下次補拍
筆者於1.4至北部工作,目前暫時不會有機會去台南
筆記於106.12.31,撰稿於107.1.9